两山轮战就是完完全全彻底照搬上甘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几个主要征地(比如那个142高地, 李海欣高地), 放置很少的兵力, 也就是一个班, 然后深挖坑道,第一线设置很少的兵力, 避免大量人员伤亡 (上甘岭战役, 15军45师基本被炮火打光了, 两个主要征地, 两个连上去, 24小时内人员牺牲高达90% 以上, 天天如此大损耗, 手上十几个预备连队很快打光了, 这种火力, 人人发怵)
基于上甘岭等战役经验, 我方第一线设置很少的兵力,后方布置了大量的炮火, 然后越猴上来, 基本就被屠杀了,
两山轮战, 我方也用上了 土鳖自己的范佛理德弹药量, 前线一片火海, 造成越猴六七千士兵丧生我军猛烈炮火下
1984年,中越边境老山前线。
4.28收复老山后,在军事上一连串的失利和越南国内的政治压力,迫使越军不断采取行动,妄图挽回失利态势。
1984年6月12日,越军出动500~600人突袭那拉,我那拉守军全数牺牲,其后我方反击,500多越军死伤惨重,其后不得不放弃那拉。
142高地位于那拉东南侧。北与6号高地距约260米,东南距145号高地约50米,南距越军占领的无名高地约200米。该高地长约75米,宽50米,地势北陡南缓。是越军夺占146号高地,控制那拉地区的必经之路。
由于142高地重要,综合我掌握的情报,得出越军准备进行反扑,而且142高地可能为越军其中目标之一,于是我方在142阵地前布下大量地雷同时派驻步兵第119团8连3排9班防守(由于高地表面积很小,驻一个班的的兵力也差不多了),同时为其再加强重机枪一挺,布置在阵地的东侧。
对于李海欣的事迹,我知道的很少很少,相信知道的人也不多。因此总想搜集一些资料整理出来。在新浪论坛中两由之在其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李海欣高地的文章,而由一个曾参战的士兵老山兰在其网页上也发表了有关李海欣高地的文章。但是,对比之下,两文有很大的出入,也有很相似的地方:
1.新浪论坛上的文章(以下简称196文)表明李海欣高地是196高地,而老山兰上的文章(以下简称142文)则说李海欣高地是142高地。
2.196一文中歼灭越军114人,142一文中歼灭越军104人,相差10人。
3.作战时间出入很大。战斗打响时的时间完全一致,但战斗中的时间两文难以吻合。尤其头痛的是李海欣烈士阵亡的时间出入很大。
两文也有共通之处:
1.地点、人物、尤其是9班长杨国跃都有提及,而且作战过程基本一致。
2.由于两文的作者并非当时身处其中,因此有所出入,也在所难免。
最后,经多方搜集资料,同时也进行过分析。认为老山兰曾参与两山轮战,现时还服役于老山部队,因此142文准确性较高,经向老山兰求证,回复也证实这一点。因此,我的这篇文章主体为142文,期间参考196文,同时适当作了修改。希望用较高的准确性与可观性来反映当时情况。
仅以此文,献给142高地的15勇士,献给血洒南疆的将士。
共和国英雄永垂不朽!
再次向两由之、老山兰致谢。
战斗打响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316师174团1个加强营,198特工团一部,企图利用夜暗首先攻占142号高地,尔后向146、145号高地方向发展进攻。 4时50分,敌人在我主阵地前沿进行排雷破障时被142号高地观察所彭明林发现,越军兵力约两个排,正向142号高地逐渐接近。三排代理排长李海欣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全排进入战斗状况,同时带领5名战士赶到警戒阵地一侧,埋伏在草丛里,进入射击位置后,越军已接近堑壕。
看得清清楚楚的李海欣下令开火。重机枪首先开火,当场击毙越军多名。随后,全排投弹、射击。偷袭越军顿时笼罩在一片火海中。
越军偷袭不成立即转入强攻!在其火力支援下,以2个加强连分3路向142号高地攻击。冲在前面的越军连续投掷炸药包,其中20余人趁爆炸时烟雾跃入堑壕,随后一窝蜂似的向主阵地涌过来。
当越军气喘吁吁地进至我阵地前沿20米时,李海欣大喝一声:“打”,顿时,密集的弹雨狂风暴雨般向越军倾泻。在密集的弹雨之下,越军不断地倒下,最后,越军扔下8具尸体向后撤退。
趁战斗间隙,全排进行了弹药补给,同时在重点位置埋设定向雷。
其后,越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再次发动进攻。越军的炮火打得很凶,步兵跟在炮火后面黑压压地涌上来。
战斗再次打响。
在战斗当中,李海欣胸部和小腹两处中弹,身受重伤……
他咬紧牙关,强撑着身子,向前爬了两米多,按响一颗定向地雷——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十几名越军飞上了天空,随之化为落下的血雨腥风和残肢断体。这时候,9班杨班长跑过来为李海欣包扎伤口,他按住杨班长的手。
“别再为我浪费急救包了,现在,我就把高地交给你,告诉战友们,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不能给咱三排丢脸。”
说完,他一把将杨国跃推开,眼睛盯着第二批冲上来的越军、盯着铺天盖地向他飞来的手榴弹和炸药包——按响了第二颗定向地雷……几乎就在同时,越军扔过来的炸药包也在他身旁爆炸……将他的身体炸成了两截——李海欣壮烈牺牲。
目睹李海欣排长的惨死,杨班长悲痛欲绝,痛恨至极——他一越而起,站直身子,迎着越军猛烈开火……边打边高声呼喊。
“弟兄们、给我狠狠打、打死这些王八蛋、打死这些龟儿子,给咱们排长报仇!”
全排的战士听到排长牺牲的消息,个个气得浑身颤抖、两眼血红,再也不顾什么危险和隐蔽了——端着冲锋枪在战壕内左冲右突,对着越军一个劲地猛扫,枪管打红了,换一支再打,有的将手榴弹几个几个地捆成一捆,不停地往敌群内丢……
……阵地上战友们那声嘶力竭的喊杀声惊动了坑道里的重伤员,他们纷纷从坑道里爬出来,或换弹夹,或捆绑手榴弹,或按定向地雷,同阵地上的战友们一起投入了这场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我炮兵弹群适时到达,成百吨的炮弹不断地倾泻在小小的阵地前,泥土、残肢断臂掀得满天都是,然后纷纷扬扬地落下。一时间,越军的炮弹,我方的炮弹,双方士兵的弹雨在这小小的142山头上互相交织。生于死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无暇思考,也不容思考……
在全排战士的拼死搏杀、顽强抗击下,越军我阵地前沿丢下了80多具尸体后,狼狈地退了下去——越军的攻击宣告失败。
趁这个机会,杨班长赶紧检查了阵地上的情况:15个战士中有6人牺牲,5人重伤,4人轻伤——阵地上已经没有一个完人了;高地上除了一条“H”型坑道外,工事和战壕基本上都被炸成了一层厚厚的浮土;而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电话线被炸断,唯一能与上级保持联系的861指挥机也已被炸烂——这意味着他们再也得不到炮兵的支援了。
趁间隙,9班长杨国跃下令将伤员移入坑道,同时再次补充埋设定向雷以及枪支弹药
5时40分,越军的炮火再次汹涌而至,越军又以两个连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和特工引导下,分3路向142号高地攻击。面对汹涌而至的越军,阵地上剩余的区区9个人根本不可能同越军硬拼,而且通讯中断,因此只能全部转入坑道于越军周旋。
在引爆了几个定向雷后,趁着硝烟,全排的人员全部进而坑道。而地表阵地也随之被越军占领。
此时,越军已经成群结队地涌上142高地,他们高举着枪支,围绕着军旗,在阵地上又是欢呼跳跃、又是摄影拍照,欢庆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
表面阵地失守以后,战士们憋在坑道里,听着越军那粗野的狂笑,心里感到极不是滋味,每个人都在想——难道牺牲了那么多战友的阵地,就这么完了么?
大家谁也不吭气,就这样默默的闷坐着。最终,新战士小和再也忍受不住这郁闷的压抑,他悄悄摸到洞口,端起冲锋枪对着外面狂叫的越军就是一梭子,吓得外面的越军全部卧倒,心里在揣摩着枪声来自何方……
也似乎在这一瞬间,他们才明白……他们并没有完全胜利,阵地上仍然有中国士兵。
随即,越军又组织了一个排的兵力向坑道口逼近,准备炸毁坑道,逼我出洞。但是,他们在几次靠近洞口往里投手榴弹和炸药包时,都被杨班长他们打退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个多小时。越军反复20余次攻击未逞,遂以火力封锁坑道口。看到这几个少得可怜的中国士兵已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越军便只留少量人员守住洞口,大多数就转向攻击其他高地去了。
5时50分,越军1个班由142号高地两侧交通壕向145号高地冲击,3排6、7班两面夹击,将其全数击毙。3分钟后,越军又以1个排在7班西侧小石山一线展开,向145号高地攻击,亦被击退。
6时30分,越军以142号高地为依托,沿交通壕再次向146号高地攻击,3排7班和9连3班密切配合,顽强抗击,经两个小时激战将其全部歼灭。至此,越军丧失了攻击能力,撤至142号高地暂取守势。
13时30分,3排7班和9连3班奉命向142号高地实施反冲击。在坑道内的9班长杨国跃听到外面的密集的爆炸声和枪声,判断出我方进行反冲击,于是紧密配合,把凡能战斗的轻伤员编成4个小组,乘越军不备冲出坑道,与7班和9连3班对越军实施两面夹击。
枪声、爆炸声、子弹的啸叫声,人的嘶喊声、惨叫声交织其中。越军拼死顽抗,但终究是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在无奈地留下一堆尸体后,被迫撤出战斗。我军夺回了142号高地,重新恢复了原来的防御态势。
补充资料:
李海欣,战斗英雄。河南临颍人。198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班、排长。1984年参加收复老山战斗后,率十四名战士坚守三面临敌的142高地。7月12日,越军先对我高地进行偷袭,后以十倍于我之兵力强攻,他英勇奋战,胸部负伤,仍坚持指挥,连续按响了三颗定向地雷,将敌炸退而牺牲。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所守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后记
这次战斗,全排15名战士共毙敌104名,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15勇士抗击了20倍于已之敌的多次多路进攻;有三名战士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其他12人都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他们坚守的142高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全排被中央军委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1984年7月12日的惨烈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30分……越军在拼命攻击了17个小时之后,已是焦头烂额,精疲力竭,军心发生动摇,战斗力已基本丧失,再也无力继续进攻了……
在无可奈何之下,越北二军区向进攻部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晚11时左右,就见那些越军的残兵败将——从树丛里、从茅草里、从峭壁后、从顽石旁——他们抬着、背着、扶着受伤的同伴,三三两两地从各个高地上摇摇晃晃的溜下去——汇集成一股冲天的晦气,消失在大青山背后……将晦气带给了越南政府,将悲哀留给了越南人民
基于上甘岭等战役经验, 我方第一线设置很少的兵力,后方布置了大量的炮火, 然后越猴上来, 基本就被屠杀了,
两山轮战, 我方也用上了 土鳖自己的范佛理德弹药量, 前线一片火海, 造成越猴六七千士兵丧生我军猛烈炮火下
1984年,中越边境老山前线。
4.28收复老山后,在军事上一连串的失利和越南国内的政治压力,迫使越军不断采取行动,妄图挽回失利态势。
1984年6月12日,越军出动500~600人突袭那拉,我那拉守军全数牺牲,其后我方反击,500多越军死伤惨重,其后不得不放弃那拉。
142高地位于那拉东南侧。北与6号高地距约260米,东南距145号高地约50米,南距越军占领的无名高地约200米。该高地长约75米,宽50米,地势北陡南缓。是越军夺占146号高地,控制那拉地区的必经之路。
由于142高地重要,综合我掌握的情报,得出越军准备进行反扑,而且142高地可能为越军其中目标之一,于是我方在142阵地前布下大量地雷同时派驻步兵第119团8连3排9班防守(由于高地表面积很小,驻一个班的的兵力也差不多了),同时为其再加强重机枪一挺,布置在阵地的东侧。
对于李海欣的事迹,我知道的很少很少,相信知道的人也不多。因此总想搜集一些资料整理出来。在新浪论坛中两由之在其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李海欣高地的文章,而由一个曾参战的士兵老山兰在其网页上也发表了有关李海欣高地的文章。但是,对比之下,两文有很大的出入,也有很相似的地方:
1.新浪论坛上的文章(以下简称196文)表明李海欣高地是196高地,而老山兰上的文章(以下简称142文)则说李海欣高地是142高地。
2.196一文中歼灭越军114人,142一文中歼灭越军104人,相差10人。
3.作战时间出入很大。战斗打响时的时间完全一致,但战斗中的时间两文难以吻合。尤其头痛的是李海欣烈士阵亡的时间出入很大。
两文也有共通之处:
1.地点、人物、尤其是9班长杨国跃都有提及,而且作战过程基本一致。
2.由于两文的作者并非当时身处其中,因此有所出入,也在所难免。
最后,经多方搜集资料,同时也进行过分析。认为老山兰曾参与两山轮战,现时还服役于老山部队,因此142文准确性较高,经向老山兰求证,回复也证实这一点。因此,我的这篇文章主体为142文,期间参考196文,同时适当作了修改。希望用较高的准确性与可观性来反映当时情况。
仅以此文,献给142高地的15勇士,献给血洒南疆的将士。
共和国英雄永垂不朽!
再次向两由之、老山兰致谢。
战斗打响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316师174团1个加强营,198特工团一部,企图利用夜暗首先攻占142号高地,尔后向146、145号高地方向发展进攻。 4时50分,敌人在我主阵地前沿进行排雷破障时被142号高地观察所彭明林发现,越军兵力约两个排,正向142号高地逐渐接近。三排代理排长李海欣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全排进入战斗状况,同时带领5名战士赶到警戒阵地一侧,埋伏在草丛里,进入射击位置后,越军已接近堑壕。
看得清清楚楚的李海欣下令开火。重机枪首先开火,当场击毙越军多名。随后,全排投弹、射击。偷袭越军顿时笼罩在一片火海中。
越军偷袭不成立即转入强攻!在其火力支援下,以2个加强连分3路向142号高地攻击。冲在前面的越军连续投掷炸药包,其中20余人趁爆炸时烟雾跃入堑壕,随后一窝蜂似的向主阵地涌过来。
当越军气喘吁吁地进至我阵地前沿20米时,李海欣大喝一声:“打”,顿时,密集的弹雨狂风暴雨般向越军倾泻。在密集的弹雨之下,越军不断地倒下,最后,越军扔下8具尸体向后撤退。
趁战斗间隙,全排进行了弹药补给,同时在重点位置埋设定向雷。
其后,越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再次发动进攻。越军的炮火打得很凶,步兵跟在炮火后面黑压压地涌上来。
战斗再次打响。
在战斗当中,李海欣胸部和小腹两处中弹,身受重伤……
他咬紧牙关,强撑着身子,向前爬了两米多,按响一颗定向地雷——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十几名越军飞上了天空,随之化为落下的血雨腥风和残肢断体。这时候,9班杨班长跑过来为李海欣包扎伤口,他按住杨班长的手。
“别再为我浪费急救包了,现在,我就把高地交给你,告诉战友们,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不能给咱三排丢脸。”
说完,他一把将杨国跃推开,眼睛盯着第二批冲上来的越军、盯着铺天盖地向他飞来的手榴弹和炸药包——按响了第二颗定向地雷……几乎就在同时,越军扔过来的炸药包也在他身旁爆炸……将他的身体炸成了两截——李海欣壮烈牺牲。
目睹李海欣排长的惨死,杨班长悲痛欲绝,痛恨至极——他一越而起,站直身子,迎着越军猛烈开火……边打边高声呼喊。
“弟兄们、给我狠狠打、打死这些王八蛋、打死这些龟儿子,给咱们排长报仇!”
全排的战士听到排长牺牲的消息,个个气得浑身颤抖、两眼血红,再也不顾什么危险和隐蔽了——端着冲锋枪在战壕内左冲右突,对着越军一个劲地猛扫,枪管打红了,换一支再打,有的将手榴弹几个几个地捆成一捆,不停地往敌群内丢……
……阵地上战友们那声嘶力竭的喊杀声惊动了坑道里的重伤员,他们纷纷从坑道里爬出来,或换弹夹,或捆绑手榴弹,或按定向地雷,同阵地上的战友们一起投入了这场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我炮兵弹群适时到达,成百吨的炮弹不断地倾泻在小小的阵地前,泥土、残肢断臂掀得满天都是,然后纷纷扬扬地落下。一时间,越军的炮弹,我方的炮弹,双方士兵的弹雨在这小小的142山头上互相交织。生于死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无暇思考,也不容思考……
在全排战士的拼死搏杀、顽强抗击下,越军我阵地前沿丢下了80多具尸体后,狼狈地退了下去——越军的攻击宣告失败。
趁这个机会,杨班长赶紧检查了阵地上的情况:15个战士中有6人牺牲,5人重伤,4人轻伤——阵地上已经没有一个完人了;高地上除了一条“H”型坑道外,工事和战壕基本上都被炸成了一层厚厚的浮土;而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电话线被炸断,唯一能与上级保持联系的861指挥机也已被炸烂——这意味着他们再也得不到炮兵的支援了。
趁间隙,9班长杨国跃下令将伤员移入坑道,同时再次补充埋设定向雷以及枪支弹药
5时40分,越军的炮火再次汹涌而至,越军又以两个连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和特工引导下,分3路向142号高地攻击。面对汹涌而至的越军,阵地上剩余的区区9个人根本不可能同越军硬拼,而且通讯中断,因此只能全部转入坑道于越军周旋。
在引爆了几个定向雷后,趁着硝烟,全排的人员全部进而坑道。而地表阵地也随之被越军占领。
此时,越军已经成群结队地涌上142高地,他们高举着枪支,围绕着军旗,在阵地上又是欢呼跳跃、又是摄影拍照,欢庆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
表面阵地失守以后,战士们憋在坑道里,听着越军那粗野的狂笑,心里感到极不是滋味,每个人都在想——难道牺牲了那么多战友的阵地,就这么完了么?
大家谁也不吭气,就这样默默的闷坐着。最终,新战士小和再也忍受不住这郁闷的压抑,他悄悄摸到洞口,端起冲锋枪对着外面狂叫的越军就是一梭子,吓得外面的越军全部卧倒,心里在揣摩着枪声来自何方……
也似乎在这一瞬间,他们才明白……他们并没有完全胜利,阵地上仍然有中国士兵。
随即,越军又组织了一个排的兵力向坑道口逼近,准备炸毁坑道,逼我出洞。但是,他们在几次靠近洞口往里投手榴弹和炸药包时,都被杨班长他们打退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个多小时。越军反复20余次攻击未逞,遂以火力封锁坑道口。看到这几个少得可怜的中国士兵已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越军便只留少量人员守住洞口,大多数就转向攻击其他高地去了。
5时50分,越军1个班由142号高地两侧交通壕向145号高地冲击,3排6、7班两面夹击,将其全数击毙。3分钟后,越军又以1个排在7班西侧小石山一线展开,向145号高地攻击,亦被击退。
6时30分,越军以142号高地为依托,沿交通壕再次向146号高地攻击,3排7班和9连3班密切配合,顽强抗击,经两个小时激战将其全部歼灭。至此,越军丧失了攻击能力,撤至142号高地暂取守势。
13时30分,3排7班和9连3班奉命向142号高地实施反冲击。在坑道内的9班长杨国跃听到外面的密集的爆炸声和枪声,判断出我方进行反冲击,于是紧密配合,把凡能战斗的轻伤员编成4个小组,乘越军不备冲出坑道,与7班和9连3班对越军实施两面夹击。
枪声、爆炸声、子弹的啸叫声,人的嘶喊声、惨叫声交织其中。越军拼死顽抗,但终究是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在无奈地留下一堆尸体后,被迫撤出战斗。我军夺回了142号高地,重新恢复了原来的防御态势。
补充资料:
李海欣,战斗英雄。河南临颍人。198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班、排长。1984年参加收复老山战斗后,率十四名战士坚守三面临敌的142高地。7月12日,越军先对我高地进行偷袭,后以十倍于我之兵力强攻,他英勇奋战,胸部负伤,仍坚持指挥,连续按响了三颗定向地雷,将敌炸退而牺牲。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所守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后记
这次战斗,全排15名战士共毙敌104名,缴获各种枪支185支(挺),15勇士抗击了20倍于已之敌的多次多路进攻;有三名战士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其他12人都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他们坚守的142高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全排被中央军委授予“十五勇士”荣誉称号。
1984年7月12日的惨烈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30分……越军在拼命攻击了17个小时之后,已是焦头烂额,精疲力竭,军心发生动摇,战斗力已基本丧失,再也无力继续进攻了……
在无可奈何之下,越北二军区向进攻部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晚11时左右,就见那些越军的残兵败将——从树丛里、从茅草里、从峭壁后、从顽石旁——他们抬着、背着、扶着受伤的同伴,三三两两地从各个高地上摇摇晃晃的溜下去——汇集成一股冲天的晦气,消失在大青山背后……将晦气带给了越南政府,将悲哀留给了越南人民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