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6000余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点评:明军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明太祖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对故元的第二次大规模作战。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第一次北征沙漠,将东北方面之元嗣君爱犹识理达腊和陕甘方面的元将扩廓帖木儿压缩到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以北地区,暂时减轻了明朝北边压力(参见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至明洪武五年初,塞外各地的故元势力,经过年余休养生息,再趋活跃,东自开元(今吉林农安),西至甘肃、宁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为故元势力所控制,且不断南犯。明朝君臣对故元的态度出现分歧,朱元璋主防,魏国公徐达主攻。经过讨论权衡,朱元璋接受主攻意见,于明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5万人,分三路出征。朱元璋的作战方针是: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趋和林,扬言急趋和林,实则缓慢进军,诱元军出战而歼灭之;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经应昌(今在内蒙古阿巴哈那儿旗辖境)趋和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冯胜为西路,出金兰〔地点不详,疑为金县(今甘肃榆中)、兰州之合称〕趋甘肃,以疑元军,使其不知所向。这一战略部署,以中路为正,东、西两路为奇,奇正并用,三路合击。中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进至山西境内,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先出雁门关,败扩廓帖木儿游骑于野马川(即胪朐河,也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三月二十日,蓝玉又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逃去,与元将贺宗哲联合,在岭北(元朝岭北行省,包括今内蒙古东部、北部、黑龙江一部、蒙古和俄国西伯利亚中部的广大地区,这里具体为何地,不详)一线抵御明军。五月初六日,徐达兵至岭北,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元军击败,死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七月十一日,偏将军汤和在断头山(今宁夏宁朔东北约300里处)败绩,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颍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军威大振。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0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傅友德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北),又败元军,获金银印、马驼牛羊2万头而还。东路军于六月二十九日抵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元军闻讯而遁,获牛马辎重无算,经哈剌莽来(今蒙古洪戈尔)至胪朐河。李文忠留部将韩政守辎重,亲率大军轻装急进,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一带与元将蛮子哈刺章激战数日,元军败退,获人马以万计,明军亦死伤不少。李文忠率师追至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哈腊湖西),元兵复集拒战,李文忠见元军气势甚锐,乃敛兵据险自固并张疑兵,元军惧有伏兵,不敢逼近,遂引军而去。李文忠班师而还。十月二十四日,西路军冯胜班军回京。十一月,因塞外苦寒,一时难以作战,遂令中路军徐达、东路军李文忠班师。
点评:此战,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仅西路军获胜,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是轻敌冒进。
明太祖第三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是年二月,故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众万余人屯于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十一日,朱元璋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之军进讨。三月二十一日,沐英师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获悉脱火赤兵次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遂率师渡黄河,经宁夏,过贺兰山,涉流沙,历时7昼夜,突至其境。在距其营50里处,分兵4路,袭其背,掩其左、右,沐英亲率骁骑当其前。各路乘夜衔枚而进,实施合围。脱火赤、爱足等惊骇不知所措,皆俯首就擒,明军尽获其众而归。
明太祖第四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四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进犯明边。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略战术,朱元璋作了如下指示:首先派侦察部队出塞,刺探军事情报,若有埋伏,则诱其深入,待其困疲而反击之;若无埋伏,即以精兵直捣其营。四月十五日,徐达率诸将出塞,兵分东西两路,相互策应。东路以傅友德为前锋,夜袭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败故元军,获其部落人畜甚众。行至北黄河(即潢河,今西辽河),故元军惊惧而遁,明军追擒
其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西路军在沐英率领下,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直捣高州(今河北平泉境内)、嵩州(疑为松州之误,当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诸部,渡胪朐河(今中蒙边境之克鲁伦河),获其知院李宣及其部众。至八月底,北征部队班师回京。
明太祖第五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至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五次进攻作战。
故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人,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活动于辽东及辽河流域之间,为大明帝国在东北之大患。是年正月初二日,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焉参赞军事,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朱元璋亲自制定此次北征方略:“驻师通州(今北京通县),遣人观其出没。彼若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宜以轻骑掩其不备。既克庆州,则以全师径捣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出纳哈出不意,必可擒矣。”并遣投降明廷的原纳哈出部将乃剌吾北还,劝降纳哈出。二月初三日,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侦知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遂遣蓝玉率轻骑乘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三月初一日,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宽河(今河北宽城)、会州(今河北平泉)、富峪(今河北平泉北)4城,驻兵大宁。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
军直捣金山。六月十九日,进至辽河之东,获其屯兵3000余人,马400余匹,进驻金山之西。时乃刺吾亦到达松花河,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心怀二志,犹豫不决,先后多次派使臣赴明军驻地,以献降为名,观明军虚实。在明军大军压境,步步进逼的情况下,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月底,冯胜等奉命班师,令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守大宁,以防故元余众进犯。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至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六次进攻作战。
二十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为肃清沙漠故元势力,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北征。十一月十八日,蓝玉获悉故元丞相哈刺章、乃儿不花等逃入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尔和林),遂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发兵进讨。二十一年三月,师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闻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屯驻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间道兼程而进。四月十二日,进至捕鱼儿海南岸,侦知脱古思帖木儿营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蓝玉遂以王弼为前锋,率精骑直捣其营。元主毫无准备,正欲北行,忽闻明大军至,其太尉仓卒率众拒战,被明军击败,蛮子等数十人战死,余众投降。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遁去。蓝玉率精骑追击干余里,不及而还,俘获其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马4.7万匹、驼4800余头、牛羊10.24万余头、车3000余辆,以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甚众,遂奏捷班师。
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七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初三日,明廷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冈、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各率师北征。并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三月初二日,燕王率军出长城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北),侦知乃儿不花等屯驻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之达里甘戛附近),遂乘大雪直捣其营,攻其不备。三十日,师抵迤都,先派与乃儿不花有旧的观童入营求见,大军进围其营,乃儿不花等被迫投降,悉收其部落数万人、马驼牛羊数十万头而还。晋王率军出塞,不见故元人马而还。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八次进攻作战。
是年三月,明太祖获悉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北有故元踪迹,遂命燕王朱棣选精卒自北平(今北京)抵大宁,沿河南北侦察元兵所在,相机进击。兵至彻彻儿山(今地不详),果遇元兵,大败之,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地不详),遇故元哈剌兀,又大败之,遂凯旋而归。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6000余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点评:明军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明太祖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对故元的第二次大规模作战。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第一次北征沙漠,将东北方面之元嗣君爱犹识理达腊和陕甘方面的元将扩廓帖木儿压缩到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以北地区,暂时减轻了明朝北边压力(参见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至明洪武五年初,塞外各地的故元势力,经过年余休养生息,再趋活跃,东自开元(今吉林农安),西至甘肃、宁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为故元势力所控制,且不断南犯。明朝君臣对故元的态度出现分歧,朱元璋主防,魏国公徐达主攻。经过讨论权衡,朱元璋接受主攻意见,于明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5万人,分三路出征。朱元璋的作战方针是: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趋和林,扬言急趋和林,实则缓慢进军,诱元军出战而歼灭之;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经应昌(今在内蒙古阿巴哈那儿旗辖境)趋和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冯胜为西路,出金兰〔地点不详,疑为金县(今甘肃榆中)、兰州之合称〕趋甘肃,以疑元军,使其不知所向。这一战略部署,以中路为正,东、西两路为奇,奇正并用,三路合击。中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进至山西境内,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先出雁门关,败扩廓帖木儿游骑于野马川(即胪朐河,也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三月二十日,蓝玉又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逃去,与元将贺宗哲联合,在岭北(元朝岭北行省,包括今内蒙古东部、北部、黑龙江一部、蒙古和俄国西伯利亚中部的广大地区,这里具体为何地,不详)一线抵御明军。五月初六日,徐达兵至岭北,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元军击败,死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七月十一日,偏将军汤和在断头山(今宁夏宁朔东北约300里处)败绩,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颍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军威大振。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0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傅友德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北),又败元军,获金银印、马驼牛羊2万头而还。东路军于六月二十九日抵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元军闻讯而遁,获牛马辎重无算,经哈剌莽来(今蒙古洪戈尔)至胪朐河。李文忠留部将韩政守辎重,亲率大军轻装急进,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一带与元将蛮子哈刺章激战数日,元军败退,获人马以万计,明军亦死伤不少。李文忠率师追至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哈腊湖西),元兵复集拒战,李文忠见元军气势甚锐,乃敛兵据险自固并张疑兵,元军惧有伏兵,不敢逼近,遂引军而去。李文忠班师而还。十月二十四日,西路军冯胜班军回京。十一月,因塞外苦寒,一时难以作战,遂令中路军徐达、东路军李文忠班师。
点评:此战,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仅西路军获胜,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是轻敌冒进。
明太祖第三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是年二月,故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众万余人屯于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十一日,朱元璋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之军进讨。三月二十一日,沐英师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获悉脱火赤兵次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遂率师渡黄河,经宁夏,过贺兰山,涉流沙,历时7昼夜,突至其境。在距其营50里处,分兵4路,袭其背,掩其左、右,沐英亲率骁骑当其前。各路乘夜衔枚而进,实施合围。脱火赤、爱足等惊骇不知所措,皆俯首就擒,明军尽获其众而归。
明太祖第四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四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进犯明边。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略战术,朱元璋作了如下指示:首先派侦察部队出塞,刺探军事情报,若有埋伏,则诱其深入,待其困疲而反击之;若无埋伏,即以精兵直捣其营。四月十五日,徐达率诸将出塞,兵分东西两路,相互策应。东路以傅友德为前锋,夜袭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败故元军,获其部落人畜甚众。行至北黄河(即潢河,今西辽河),故元军惊惧而遁,明军追擒
其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西路军在沐英率领下,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直捣高州(今河北平泉境内)、嵩州(疑为松州之误,当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诸部,渡胪朐河(今中蒙边境之克鲁伦河),获其知院李宣及其部众。至八月底,北征部队班师回京。
明太祖第五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至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五次进攻作战。
故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人,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活动于辽东及辽河流域之间,为大明帝国在东北之大患。是年正月初二日,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焉参赞军事,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朱元璋亲自制定此次北征方略:“驻师通州(今北京通县),遣人观其出没。彼若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宜以轻骑掩其不备。既克庆州,则以全师径捣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出纳哈出不意,必可擒矣。”并遣投降明廷的原纳哈出部将乃剌吾北还,劝降纳哈出。二月初三日,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侦知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遂遣蓝玉率轻骑乘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三月初一日,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宽河(今河北宽城)、会州(今河北平泉)、富峪(今河北平泉北)4城,驻兵大宁。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
军直捣金山。六月十九日,进至辽河之东,获其屯兵3000余人,马400余匹,进驻金山之西。时乃刺吾亦到达松花河,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心怀二志,犹豫不决,先后多次派使臣赴明军驻地,以献降为名,观明军虚实。在明军大军压境,步步进逼的情况下,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月底,冯胜等奉命班师,令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守大宁,以防故元余众进犯。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至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六次进攻作战。
二十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为肃清沙漠故元势力,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北征。十一月十八日,蓝玉获悉故元丞相哈刺章、乃儿不花等逃入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尔和林),遂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发兵进讨。二十一年三月,师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闻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屯驻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间道兼程而进。四月十二日,进至捕鱼儿海南岸,侦知脱古思帖木儿营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蓝玉遂以王弼为前锋,率精骑直捣其营。元主毫无准备,正欲北行,忽闻明大军至,其太尉仓卒率众拒战,被明军击败,蛮子等数十人战死,余众投降。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遁去。蓝玉率精骑追击干余里,不及而还,俘获其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马4.7万匹、驼4800余头、牛羊10.24万余头、车3000余辆,以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甚众,遂奏捷班师。
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七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初三日,明廷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冈、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各率师北征。并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三月初二日,燕王率军出长城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北),侦知乃儿不花等屯驻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之达里甘戛附近),遂乘大雪直捣其营,攻其不备。三十日,师抵迤都,先派与乃儿不花有旧的观童入营求见,大军进围其营,乃儿不花等被迫投降,悉收其部落数万人、马驼牛羊数十万头而还。晋王率军出塞,不见故元人马而还。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八次进攻作战。
是年三月,明太祖获悉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北有故元踪迹,遂命燕王朱棣选精卒自北平(今北京)抵大宁,沿河南北侦察元兵所在,相机进击。兵至彻彻儿山(今地不详),果遇元兵,大败之,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地不详),遇故元哈剌兀,又大败之,遂凯旋而归。
Comments
Post a Comment